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对口支援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合作发展研讨会在克拉玛依校区召开

10月27日,对口支援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合作发展研讨会在克拉玛依校区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庞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熊磊、克拉玛依市副市长李国莲出席会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党委书记王同奇、党委副书记文永红,副校长兼克拉玛依校区党委书记、校长李军,克拉玛依校区副校长邢晓凯,学校和克拉玛依校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李军主持。

庞谦对对口支援克拉玛依校区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肯定,表示建好克拉玛依校区,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新疆发展的重要任务。支援高校要牢记嘱托,站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认识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意义;要铸魂育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充分利用好“为疆来,为将来”援疆高校育人联盟平台,用新时代教育援疆实践讲好教育强国故事,培育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要融情聚心,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对口支援工作拓面升级。他希望各对口支援高校与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继续加强交流、通力合作,再接再厉、再谱新篇,推出对口支援新成果,形成立德树人新成效,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国莲在讲话中表示,克拉玛依市始终将克拉玛依校区建设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从政策保障、资源配置、服务供给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克拉玛依校区办学水平,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克拉玛依市将一如既往支持克拉玛依校区发展,推动高校与城市双向奔赴,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全力支持克拉玛依校区依托援建高校资源提升办学实力和创新能力,以更实的举措深化合作,携手各方共同助力学校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李军汇报了对口支援克拉玛依校区工作情况及“为疆来”援疆高校育人联盟建设情况。

邢晓凯汇报了克拉玛依联合研究生院建设推进情况。

各支援高校代表围绕师资队伍建设、产教协同育人、科学研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成果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支援工作由“单向支援”向“双向赋能”转变,为服务克拉玛依校区高质量发展、服务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注入新动力。

王同奇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和支援高校长期以来对学校新疆办学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对口支援,核心在“援”,关键在“合”。面对新阶段、新任务,各方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创新机制,实现从单向支援到双向互惠的共赢。他希望,通过建设好克拉玛依校区,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实现服务国家战略的“共赢”;为新疆、克拉玛依市注入高端人才、创新技术和先进文化,提升区域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促进区域发展的“共赢”;与支援高校深化合作,协同发展,实现提升援建各方的“共赢”;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高校合作共赢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范式,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赢”。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多项重要仪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慕课发布仪式上,上海财经大学援建教师周杰作为课程负责人介绍了慕课建设情况,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莹、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党委副书记文永红、上海财经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陈旭东、授课教师代表胡庆喜共同为课程启幕。

在《为疆来,为将来》新书发布仪式上,庞谦、熊磊、王同奇、文永红共同为新书揭幕。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已有485名援建教师扎根西部热土,该书为援疆教师故事选编,展现了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情怀,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宏大叙事,化为了可亲、可感、可学的身边榜样和鲜活的思政案例。

在“中亚研究院”揭牌仪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林学雷与邢晓凯共同为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由两校共建,旨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对中亚地区的研究,为促进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提供智力支持。


(编辑  李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