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第十五届“CAN油”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团委、创新创业学院决定举办十五届“CAN油”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创业计划竞赛,拟选拔推荐15个项目参加“青创北京”2026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与申报要求

在2026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留学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可以参加。硕博连读生、直接攻读博士生前两年可以按硕士研究生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博士研究生仅可作为项目团队成员参赛(不作项目负责人)、且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5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5人。每人限报1个团队。已获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创新创效竟赛全国金奖(特等奖)、银奖(一等奖)的项目,不可重复报名。

二、申报作品类别

(一)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二)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三)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

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等区域合作,或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五)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三、申报作品要求

报名参赛的团队需要提交一份中文商业计划书、一份20页以内的项目路演汇报PPT材料(导出为PDF格式)、其他支撑材料或证明材料(合成一个PDF文件)。所有作品中不得出现学校学院名称和logo、指导教师和团队学生姓名。作品详细提交规范请参考第二课堂平台第十五届“CAN油”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创业计划竞赛中的要求。

四、赛程安排

(一)宣传动员和报名阶段(10月23日-12月10日)

校院两级面向师生开展广泛的政策解读与宣讲动员,积极组织有意向参与的同学对大赛赛制进行学习了解,开展系列培训和项目双选。参赛学生完成团队组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撰写作品,并通过第二课堂平台提交(完成率需达到100%,并完成团队提交、指导教师和学院审核),截止时间为12月10日23:00

(二)院赛选拔阶段(12月11日-12月20日)

各学院组织结合实际情况对报名作品进行评审和遴选,由院级管理员在第二课堂平台中明确推荐意见,对晋级校赛的项目给予“通过”,对于淘汰的项目给予“不通过”,截止时间为12月20日23:00

(三)校赛第一轮函评(2026年1月中下旬)

晋级校赛的项目团队持续修改完善作品并在第二课堂中重新提交,截止时间为1月11日晚23:00。1月12日,学校组织赛事评审专家对各项目作品进行匿名评审,于寒假前公布晋级第二轮的项目名单。

(四)校赛第二轮函评(2026年3月初)

晋级校赛第二轮的项目团队持续修改完善作品并在第二课堂中重新提交,截止时间为3月1日晚23:00。学校组织赛事评审专家对各项目作品进行匿名评审,于开学初公布晋级终审答辩的项目名单。

(五)校赛第三轮终审答辩(2026年3月中下旬)

组织校级终审答辩,以PPT路演汇报+专家现场问辩形式开展,邀请赛事评审专家对作品进行现场打分,最终确定推荐至北京市参赛的项目名单。

五、奖项设置

结合各轮评审结果,授予参赛项目金、银、铜奖。

六、工作要求

(一)深入宣传动员,扩大参与覆盖

通过校园媒体、专题宣讲会、优秀项目展示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确保竞赛信息覆盖到每个团支部和全体学生。组织赛前培训、经验交流分享会等活动,解读竞赛政策与评审标准,提升学生参与度和项目质量。

(二)严格作品审查,规范评审程序

各学院团委须对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审查和学术诚信审查,确保作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杜绝抄袭、侵权等行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织院级评审,推荐作品须在学院内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主动接受师生监督。校赛评审前应组织专家制定合理标准,开展规范评审,并对获奖作品信息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做好评审材料记录与归档。

(三)强化培育支持,促进成果转化

为参赛团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提供项目咨询、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开展社会调研和完善作品。积极挖掘和培育有潜力的项目,推荐对接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和平台,促进优秀项目落地转化。

七、其他事项说明

本次赛事通知根据现有竞赛章程策划开展,若后续正式公布的竞赛章程有新要求或新变化,将进行补充通知。“青创北京”2026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专项赛道和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专项赛具体内容待北京市、全国赛事组委会发布正式文件后另行通知。

八、赛事咨询

欢迎各位同学加入赛事QQ群咨询相关政策,组建团队招募队员。

QQ群1:806756278

QQ群2:974622535

工作联系人:校团委 张乐  010-89731205

联系地址:学生活动中心312办公室

 

 

 

共青团中国免费一级毛片(北京)委员会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校团委青年实践创新中心       

2025年10月28日         

 

附件:“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评分细则(往届材料供参考)